武汉理工大学易班发展中心

关于组建院级网络育人工作组等专门组织的通知

发文时间:2025-07-03    发文部门:易班发展中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聚焦教育思政引领力提升,抢占互联网阵地,依托“易班”“青梨派”高质量共建基础,加快建设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网络育人示范中心,全力构筑网络育人示范的新高地,决定组建院级网络育人工作组(后简称“工作组”)、组建院级班级管理委员会,加强院级易班学生工作站(后简称“学院易班”)建设,具体安排如下:

一、组建院级网络育人工作组

各学院应成立院级网络育人工作组,负责统筹学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并实施学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规划,确保学院网络育人工作有序开展。

(2)确保学校、学院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政策、制度在院级层面的贯彻落实。

(3)组织并策划具有教育意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网络道德水平。

(4)整合学院内外资源,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创作、共享与管理,提升教育效果。

(5)负责管理学院的网络平台,如易班、青梨派等,确保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使用。

(6)定期收集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情况进行调整与改进。

(7)指导各班级管理委员会和学生骨干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支持班级建设,促进网络育人的实施。

(8)跟踪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思想问题,保持学院思想的稳定。

(9)积极宣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与经验,推广先进的教育模式与活动成果。

(10)定期对学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确保教育效果的持续提升。

(11)完成上级组织和学院党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2.人员配备

工作组由分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学工办主任和负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辅导员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学院政工干部、积极参与网络育人工作的教师、学院易班学生工作站站长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生组织的负责人。其中,院级网络育人专员共设1名,由负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辅导员担任,原则上应为学院易班指导教师。

二、进一步规范院级易班学生工作站建设

各学院应设置院级易班学生工作站,学院易班接受院级网络育人工作组和校级易班学生工作站双重领导,主要负责执行和落实院级网络育人工作组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1.工作职责

(1)根据院级网络育人工作组的总体安排,具体执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并确保相关活动的顺利实施。

(2)负责院级易班、青梨派平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平台正常运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保障。

(3)定期策划或组织参与各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网络育人效果。

(4)带头创作、征集或改编优质网络作品,加强教育内容的网络化表达和呈现,形成良好的网络育人氛围。

(5)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开展各类网络文明和数字化素养能力提升培训或活动,增强学生的网络素养与文明意识。

(6)协助工作组开展班级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进网络班级建设,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实施。

(7)关注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舆论问题,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与时效性。

(8)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2.内设机构

学院易班内设机构应包含网络运维部、网络班级部以及其他支撑工作开展的自设部门。

网络运维部:主要负责学院优质网络内容的创作、汇聚、投稿工作,负责学院易班、青梨派网络平台的运维工作。

网络班级部:主要负责学院网络班级建设,配合工作组,协同学院班级管理委员会开展网络班级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负责对接各班级网络班长、易班通讯员。

自设部门:学院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行政、设计类相关部门。自设部门时应遵循科学合理、精简优化原则。

3.人员配备

学院易班应设站长1人,副站长兼网络班级部部长1人,总编辑兼网络运维部部长1人,其他骨干若干。

三、组建院级班级管理委员会

各学院应设立班级管理委员会,接受院级工作组的领导,积极配合学院易班开展网络班级建设工作。班级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执行和落实学校、学院关于班级建设的各项工作,承担班级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

1.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并落实学院、年级层面班级建设的具体方案和活动计划,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

(2)定期组织开展学院、年级层面的班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班级成员的集体主义意识、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

(3)协助学院易班建设和管理网络班级,推动班级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与实施。

(4)定期组织开展班级主要学生骨干能力提升活动,增强班级学生骨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

(5)积极挖掘并宣传优秀班级建设经验,组织学院、年级班级参与“十佳网络人气班集体”、“理工好班长”等主题教育活动。

(6)协助完成班级成员的思想动态跟踪,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思想问题,确保班级的和谐稳定。

2.人员配备

(1)班级管理委员会设负责人1名,建议由学院易班网络班级部负责人兼任。

(2)班级管理委员会应按照年级配置班级建设联络员,每年级(专业)1名,建议由年级(专业)班长或主要负责事务的学生骨干兼任。

四、工作要求

各学院应高度重视院级网络育人工作组等专门组织的建设工作,科学设置各组织内设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各学院应于7月15日前,按照《附件1》和《附件5》的要求,报送网络育人工作组成员名单以及班级管理委员会成员名单。同时,依据《附件2:院级易班学生工作站学生骨干换届调整方案》,对学院易班主要骨干进行换届调整,并按照《附件3、4》的要求,报送学院易班机构设置及主要骨干名单。所有材料通过“钉钉-OA”上传电子档和签字盖章扫描件。


附件1:xx学院网络育人工作组成员名单.docx

附件2:院级易班学生工作站学生骨干换届调整方案.docx

附件3:xx学院易班学生工作站机构设置.docx

附件4:xx学院易班学生工作站主要学生骨干名单.xlsx

附件5:xx学院班级管理委员会成员名单.xlsx



武汉理工大学易班发展中心

202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