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易班发展中心

关于依托“青梨派”平台开展 “数智聚能·青年先行”卓越数字文化赋能网络学习活动的通知

发文时间:2025-10-30    发文部门:易班发展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对青年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现决定依托“青梨派”学习平台,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数智聚能·青年先行”卓越数字文化赋能网络学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数智聚能·青年先行

二、活动时间

2025年10月30日至12月10日

三、参与对象

全体在校本科生须按要求参与(其中2024级、2025级本科生为重点参与群体),其他年级根据实际自行参与;研究生欢迎自愿参与。

四、学习内容与任务

(一)核心任务:完成“卓越数字文化赋能”系列微课学习(重点参与群体必选)

1.学习内容

学校围绕数字素养与AI应用能力提升,专门打造“卓越数字文化赋能”系列微课,总计约20门。每门课程时长控制在5分钟左右,内容体系分为三大模块:

——遇见数智时代:阐释数字素养重要性,讲解AI发展历程与核心原理。

——拥抱数智校园:介绍校园各类数字化平台与AI助手的使用技巧。

——探索数智魅力:引导学习运用AIGC工具赋能内容创作与创新。

2.学习方式

微课将通过“专题专栏”“易班优课”“聚合看”等平台不定期随机发布。学生可从任一平台入口进入学习,系统将统一跳转至“聚合看”平台进行课程浏览。学习完成后,请在“聚合看”平台“学习记录”中核对完成情况。如未显示记录,请及时向所在学院易班工作站反馈。具体学习路径与操作指南详见附件1。

3.有效性判定

每完整浏览一部微课,可获得20青梨积分。活动期间,学生自主完成不少于15门微课的学习,即视为有效完成此项核心任务。

(二)自选任务:完成“卓越数字文化赋能”系列网络文化作品创作(自由参与)

在完成系列微课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AIGC技能,围绕“数智聚能·青年先行”主题进行网络文化作品创作。作品须使用AI工具辅助生成,具体要求如下:

1.作品主题

数智聚能·青年先行

2.作品类型与技术要求

——AI绘画作品:使用AIGC工具创作的数字画作,可为单幅或系列作品(系列不超过10幅)。格式为JPEG或PNG,色彩模式RGB,单幅大小不超过10MB。

——AI音频作品:使用AIGC工具生成的音乐或有声诵读作品,体裁不限。时长不超过5分钟,格式为MP3或WAV,音质清晰。

——AI视频作品:使用AIGC工具生成的动态影像作品,AVI、MOV、MP4格式均可。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时长不超过5分钟,其中AI生成画面占比须超过50%。

——AI应用作品:基于AIGC工具开发的网页、小程序等交互产品,具备实际功能或展示效果。要求50%以上代码或核心功能由AI辅助完成,提交时需提供可访问链接或演示视频。

——AI校园创意设计:以学校数字形象“智思特”为原型,使用AIGC工具创作的表情包、文创设计等。图片格式为JPEG或GIF,文件大小不超过10MB。

3.作品要求

(1)所有作品政治导向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2)所有作品严禁剽窃、抄袭。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同时应该符合《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中相关规定。

(3)所有作品须无版权纠纷,作者应确认拥有作品著作权。

(4)主办方与承办方拥有对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汇编权、展览出版权,但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统筹推进。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本次网络学习活动,将其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数字素养培养和提升的重要抓手,与年级工作协同配合,将易班优课平台建设与党支部学习、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统筹推进落实。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技术观、价值观,把握好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机遇。

(二)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各学院易班工作站要做好宣传推广和组织动员工作,坚持应学尽学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与实践创作。要充分利用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线上线下渠道发布活动信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推动各项学习任务于12月10日前顺利完成。

(三)凝练经验,巩固成效。各学院可结合实际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延伸研学活动,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内容的理解。鼓励通过理工易班网及院属媒体平台宣传报道活动成效、展示优秀学习成果,分享典型经验,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学AI、用AI、创AI、护AI”的浓厚氛围。

 

附件:学习与投稿指南



 

武汉理工大学易班发展中心

2025年10月30日